财新传媒
2015年01月31日 10:20

别总是低油价时才想起石油储备

别总是低油价时才想起石油储备

2014国际原油价格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从100美元以上高位跌破60美元,进入2015年,则跌破了50美元。从目前的形势看,虽有小幅上涨,但未来还会进一步下跌。众所周知,低油价为中国石油储备提供了一个时机,而是否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则取决于许多因素。

低油价时机再现

首先是石油储备设施。发达国家在决定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时,主要依从本国的石油消费量、储备成本、对外依存度、经济对石油价格的敏感性等因素。目前的共识是中...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23日 13:48

欧佩克此番何以“限产保价”难

欧佩克此番何以“限产保价”难

   每次油价暴跌,欧佩克都处在风口浪尖,因为就全球石油贸易而言,油价上升下跌,它的份额都最大。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五个国家代表在巴格达召开会议,决定联合起来对付欧美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因此组成了石油出口国组织(欧佩克)。目前欧佩克共有12个成员国,除创始5国以外,卡塔尔(1961)、利比亚(1962)、阿联酋(1967)、阿尔及利亚(1969)、尼日利亚(1971)、厄瓜多尔(1973)和安哥拉(2007)分别先...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21日 10:08

勿错过能源价改最好时机

勿错过能源价改最好时机

        长期以来,中国能源价格实行政府成本加成定价,公众习惯于缓慢上调的能源价格,加上公众对能源企业生产成本不了解,因此对能源价格改革十分敏感。事实上,受制于公众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意愿,能源价格改革长期处于缓慢滞后的被动状态。如何通过能源价格改革有效分摊能源成本,既影响清洁发展程度,也影响清洁发展速度。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强调需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将能源价格交由市场决定...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3日 10:07

国际油价已近触底 反弹取决供需变化

国际油价已近触底 反弹取决供需变化

     如果国际油价走势与2009年类似,那么从目前来看油价走势,油价触底时机应该快到了;此外,油价跌得快,反弹也可能很快。根据2008年的历史数据可见,油价从每桶30多美元上涨至80美元,只用了10个月。


  近期国际油价是个大新闻。大家都在使劲说明油价为什么下跌,但并没有人真正有系统、有逻辑地预测这轮暴跌,至多是事后诸葛亮。我们回顾油价涨跌历史可以发现,国际油价其实早在2008年也出现过一次与当下类似的断崖情...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2日 09:58

五措并举做大做实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五措并举做大做实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国务院近期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启动三期工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储备建设,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储备。近期国际油价从每桶接近110美元跌到了50美元,应该是到了开始囤积石油的时候了。

  中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接近60%,依存度还可能进一步提高。低油价时期应当尽量利用国外石油资源,这应该是石油战略的一环。但中国从国际市场购买原油受到了石油储备能力...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11日 13:39

油价跌得快反弹也可能很快

油价跌得快反弹也可能很快        大家应该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际原油价格先从年初不到100美元飙涨,在7月到达147美元的历史高位而后持续下跌,至2009年初跌落至40美元以下,大起大落原因很复杂。当原油价格触底时,引发了市场对油价持续低迷的担忧,然而油价在2009年波动性上涨,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重回80美元。

  2008年金融危机后油价是如何反弹回升的呢?人们习惯将石油价格的震荡归因于投机等因素。事实上,影响石油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还...

阅读全文>>
2015年01月08日 22:22

发展清洁能源需要技术创新

发展清洁能源需要技术创新

   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在中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中国首次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0年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争取到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考虑到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9.8%,上述规划意味着需要有足够的清洁能源来替代煤炭,要求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清洁能源需要有大幅度发...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31日 13:03

能源总量控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总量控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期推出,其中,实现雾霾治理和经济低碳转型需要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为满足煤炭替代,《行动计划》设立了2020年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15%和天然气10%的发展目标。由于中国多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降低煤炭比例可能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因此《行动计划》还设立了2020年的能源自给率为85%。

  为何2020年将能源自给率控制在85%...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29日 18:09

政府应该如何引导能源经济转型

政府应该如何引导能源经济转型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要求现阶段发生了重大变化,能源的未来发展需要应对新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常态。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能源约束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包含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结构合理优化、保障能源安全、能源电力的区域间协调发展等方方面面。政府应在政策层面对各地区和各行业实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策措施,科学有效地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能源约束问题。

    首先是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既可以抑制能源需求,也有...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29日 18:06

合同能源管理需要更多“阳光雨露”

合同能源管理需要更多“阳光雨露”  

    能源效率是永恒的目标。在我国雾霾治理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减排政策的着力点主要为供给侧节能,而需求侧节能比供给侧节能成本更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合同能源管理是需求侧节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和花样很多,但基本上是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26日 10:21

必要时“扶一把”中国新能源

必要时“扶一把”中国新能源

    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的势头仍未放缓,进入12月下旬,纽约原油期货更是跌至每桶54美元左右,累计下跌超过40%。笔者认为,作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中国无疑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直接受益,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此次机遇。

  首先,最直接的好处是大幅减少石油进口开支,同时为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如果按照2013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82亿吨,油价每桶下降1美元,中国能省21亿美元。目前油价几近腰斩,即使按照...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23日 09:59

新旧能源“冰火两重天”

新旧能源“冰火两重天”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发展的涵义和前景也出现分化,新旧能源将面临不同的政府政策和成本环境。

 典型的“旧”能源是煤炭行业,发展进入“寒冬期”。从需求侧看,随着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煤炭需求疲软,而雾霾治理下的煤炭替代和控制也挤压了煤炭能源发展空间。2020年控制在42亿吨的目标,更是给煤炭行业的未来扩张设定了“天花板”。从供给侧看,在2012年前煤炭牛市的推动下,煤炭快速大幅投资。据估计,现有煤矿...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16日 09:09

原油期货市场成长任重道远

原油期货市场成长任重道远

    众所周知,原油是工业的血液,原油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原油期货则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大宗商品和金融资产。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定价的影响力。我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节节升高,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很大挑战。当前我国还处于城市化、工业化时期,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15日 09:56

完善成品油 价格机制正当时

完善成品油 价格机制正当时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原油价格在几个月内从每桶100美元迅速跌至60美元左右,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连续下调。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消费税提升而缩小下调幅度,由此,成品油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呼声愈加强烈。笔者认为,从改革的机会和影响看,当前推进成品油价改时机正好。

推进成品油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方向已是共识,但改革是有条件的,主要考虑价格改革后如果油价大幅上涨产生的影响。因此,改革应在国际油价比较...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12日 10:16

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时机成熟

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时机成熟

    大量能源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近年来全国大面积雾霾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理雾霾需要减少煤炭消费。同时,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煤炭消费必须解决好替代能源问题。可以大规模替代煤炭的清洁核电需要比较长的建设期;风电、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非常小,这也意味着短期内最可能的煤炭替代选择是天然气。

  我国2007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2013年进口量超过500亿立...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05日 10:23

国际油价可能继续保持弱势

国际油价可能继续保持弱势        由于俄罗斯、沙特、墨西哥、委内瑞拉举行的四国会谈没有达成减产协议,受此影响,WTI和布伦特油价迅速下跌。之后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石油产量,更是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油价震荡,当日暴跌8%。

  为什么产油国两次联手减产保价的行动都难以达成减产协议?对于欧佩克不愿限产保价,有很多阴谋论的说法。其实从欧佩克自身出发进行客观分析,欧佩克拒绝减产更可能是无奈之举。摆在欧佩克面前的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欧佩克...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02日 11:17

中国碳排放峰值实现路径:统筹能源环境经济 

中国碳排放峰值实现路径:统筹能源环境经济 

     判断中国是否有条件科学合理地达到排放峰值和实现倒逼机制,需要统筹考虑“能源-环境-经济”三者关系。这一点对中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11月12日,在中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中国首次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在此之前中国碳强度指标的承诺是相对减排,只要GDP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会随之增长,只需要增速减缓就行。这一次...

阅读全文>>
2014年11月29日 10:41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边际成本较高

燃煤电厂“近零排放”边际成本较高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成为近一年来能源、电力行业广泛争议的话题。“近零排放”是以燃气机组为比较标准,即如果燃煤机组的大气污染物接近或低于燃气机组的排放水平,则称之为“近零排放”。据中电联估算,燃煤电厂即使实现近零排放(燃气机组标准),比起目前的排放控制要求,大气污染物进一步减排的比例合计不到1%。

 提出“近零排放”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是“雾霾”肆虐使得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举国关注的社会问题...

阅读全文>>
2014年11月23日 08:38

煤炭消费控制目标值得商榷

煤炭消费控制目标值得商榷

       无论是举国关切的雾霾治理难题,还是最新公布的中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最直接的措施都是在保证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对煤炭消费予以限制和替代。

  本着这一原则,国家能源局近日提出,“未来一段时期,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2020年这一比重将降至62%以内,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国家能源局显然对煤炭...

阅读全文>>
2014年11月21日 14:30

市场化节能减排更具现实意义

市场化节能减排更具现实意义

    “先经济发展后环境保护”观点在一些地方仍然盛行,表现在地方政府的GDP目标明确,能源强度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模糊,现实中追求GDP而轻视环境的案例很多,应当实行节能责任制和问责制,有效的节能必须与政府官员的升迁相联系

       

  国家发改委提出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约束性目标形势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前三年能源强度指标只完成了54%,低于60%的进度要求,而氮氧化物排放量指标前三年只完成...

阅读全文>>